乌海市人民医院2019年度公开招聘护理人员公告

乌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首例心脏“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

|
    7月11日,乌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索郢副主任带领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乌海市首例心脏“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
    生物可吸收支架全称为“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支架主体是生物可吸收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表面涂层是含有雷帕霉素的可降解材料。支架进入冠脉后,为血管提供一段时间的机械支撑,1-3年后在体内逐渐降解,变为二氧化碳和水。与普通金属支架相比它有明显的优势: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减少晚期血栓的困扰,减少长期异物炎症反应;靶病变再狭窄后方便再次植入支架;预期靶病变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将得到部分恢复和改善;而且不用担心做磁共振检查。
    此次植入支架的患者为36岁男性,近日夜间因“间断胸痛”就诊于我院急诊科,心绞痛症状典型,完善心电图、心肌酶等相关检查后,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收住我院心内科,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前降支中段严重狭窄95%,用“命悬一线”来形容该患者的病情一点也不夸张,具有明确支架介入治疗的指征。心内科索郢副主任在与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到,患者正值青壮年,对金属支架有明显的抵触心理。索郢副主任医师及介入团队详细阅读患者冠脉造影,影像提示病变处虽有严重狭窄,但仍为“A型”病变,未见严重动脉钙化迹象,该患者适合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经过耐心的讲解沟通,患者及家属对该种支架有了充分的了解,果断同意手术。
    经过半小时的精心手术,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顺利的植入到了患者冠脉血管的病变处,重度狭窄完全解除,血流通畅,支架膨胀、贴壁良好,患者手术取得成功,满意的返回了病房。
    本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乌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冠脉介入技术领域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乌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97年,是乌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承担着全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编制床位43张,实际开放床位61张,设有重症监护病床7张(CCU)抢救病床1张,心衰监护病床9张,拥有2台大型心血管C臂造影机,1台心内电生理检查仪,1台射频消融仪,4台临时起搏器,3台床旁除颤复律监护仪,17台床旁监护仪,2台床旁心电图机,1台食道调搏仪。目前全科技术力量雄厚,在冠心病介入诊疗、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治疗方面具有雄厚实力。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方面居于乌海及周边地区领先地位,2017年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
    心内科具有较雄厚的人才梯队和技术力量。心内科现有在岗医生 13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 2名,主治医师 4 名,住院医师5名,硕士研究生2名。手术团队医师5名。护士 19 名。
    目前开展的技术项目有:冠心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包括:冠脉球囊扩张、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常规支架置入、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房扑、房速、阵发性室上速、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永久性单、双腔起搏器植入术;ICD植入术;CRT-D植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床旁食道调搏纠正心律失常治疗。
    2021年乌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手术总例数1266例,其中3-4级手术1200例,占比94.79%,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173例,全年PCI总数531例。
乌海市人民医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