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科普在行动】 高血压安全用药知识——沙坦类 药师科普行动-第3期
目前治疗高血压常用药物的一类药是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沙坦类”降压药,临床上常用的有厄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氯沙坦钾等药物。接下来乌海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带您共同认识此类药物,为您答疑解惑。 药理作用: 沙坦类降压药为强效的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T1)与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及血容量,从而使血压下降。
药物的相互作用: 与保钾利尿药联合使用时,补钾或含钾制剂可导致血钾浓度升高,还可引起心率衰竭患者血清肌酐升高,所以不建议联合使用。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
患者问:食物会影响沙坦类药物疗效吗? 药师答:与食物同服时曲线下面积会减少40%,但并不影响疗效。但酒精会增强此类药物的直立性低血压效应。
患者问:沙坦类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吗,有什么副作用吗? 药师答: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少较轻,偶有头痛、背痛、头晕、心悸、消化道症状、皮疹等。若无副作用,可长期使用。
患者问:我肝功能不好可以服用沙坦类药物吗? 药师答:应慎用。药物过敏史者、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高钾血的患者、肝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大动脉或左房室瓣狭窄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外科手术需全身麻醉患者、近期有肾脏移植手术史的患者、轻度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症患者慎用。
患者问:氯沙坦和缬沙坦有何不同呢?如何选择? 药师答:氯沙坦和缬沙坦均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前者需经肝脏转化,而后者可直接起效。两者虽均属长效降压药,一般每日服1次即可。但缬沙坦降压的维持时间较氯沙坦长。 【下期预告】 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您是否也存在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药物;或是各种药物都存在什么不良反应等疑问?乌海市人民医院药师将在第4期科普里为您专门讲解“钙通道阻滞剂”抗高血压药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