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中秋 孩子异物卡喉救命技巧,一定要收藏! !!
【乌海市人民医院中秋节就医通知】 专家门诊停诊,普通门诊正常接诊 “中秋节”,一个传统习俗与传统美食相结合的佳节,在大家享受美好假期与美食的同时,您是否注意过月饼里的果仁馅料会变成孩子们的“致命杀手”,想必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吃东西的时候被鱼刺卡住,或吃东西太急,被东西噎住久久不能下咽.....异物卡喉对孩子来说危险极大,而这类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又时有发生。 也许你也看过不少关于异物卡喉导致宝宝发生悲剧的新闻,或许你会认为这种事情只是在新闻里报道,自己平常都很小心,这类事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但你真的足够小心了吗? 为何小孩容易发生气管堵塞?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宝宝的气管这么容易进异物?而一旦吸入异物,情况又如此凶险? 原因就在于咽喉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咽喉是人体“气道”和“食道”并行的地方。 在咽喉部有一个“阀门”,叫会厌软骨,吃东西的时候,它会遮蔽声门,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孩子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吞咽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吞咽东西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食物误入气道的情况。 再加上孩子的喉腔狭小,如果呛入的异物较大,把气道完全阻塞,身体就不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呼吸。而花生米、黄豆等遇水膨胀,就更不易取出。此外,幼儿也因好奇,易将钱币、纽扣等异物放在嘴里,不慎而致意外。当人体严重缺氧4-5分钟时,脑细胞就会开始死亡,造成不了逆转的脑损伤,如果还没有及时处理则会导致死亡。
而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或者婴幼儿,我们又很难教会孩子如何自保,也很难让这个时期的孩子去关注周围环境看到别人的需要救助的时刻。 异物卡喉!记住三步! 孩子一旦异物卡喉,家长们只需记住“剪刀、石头、布”,简单三步。 剪刀:孩子肚脐上2指; 石头:用手握住拳头顶住2指位置; 布:用另一只手包住“石头”,快速向后上方冲击,直到孩子把异物咳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 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 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1974年,他作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 1975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并经该学会推荐,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仅4年时间至1979年,在美国就有3000多人用该法抢救窒息获得很大成功。 数十年来,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0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等等。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 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增加腹腔的压力使膈肌上抬,增加胸腔的压力,排出气道中的异物。是针对于气管完全梗阻导致窒息的一种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要领应用于成人 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用于无意识的病人 救护者托住受害者背部使之仰卧,两脚左右分开 跪于受害者臀部两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用力迅速挤压,反复至咽喉异物疏出。 用于自救 用自己的拳头和另一只手掌猛捅,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应用于婴幼儿 救护者坐在地上,将婴儿仰卧于大腿上或坚固的表面上,或者让婴儿坐在大腿上,面朝救护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反复做“挤压器”,迅速轻柔地向里向上挤压。 受害者溺水后被噎 救助者托扶其背使之脸朝一侧卧躺,救护者两脚分开跪在受害者臀部两侧,双手成掌叠置于受害者膈部,在肋骨下面向里向上推按,可以挤出肺里的进水,使受害者心肺易于复苏。 如何预防异物卡喉窒息 爸爸妈妈们千防万防但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关注到孩子异物卡喉的突发事件。为了避免悲剧发生,最重要的是这一件事:预防做到位! 避免给3岁以下孩子直接吃易发生卡喉的食物(将食物切成细块) 家长陪宝宝进食时,做好专心吃饭的榜样 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家中环境中,在宝宝的接触范围内不要有螺丝、纽扣、电池等小物品 给宝宝购买适合宝宝年龄的玩具,不要给小宝宝玩含有细小零件的玩具 特别提醒 家里如果有2个人,一个人紧急处理,另一个人拨打120。一般卡得不深的气管异物在家里拍拍背就咳出来了。如果3分钟还不见效,估计是卡得比较深,要赶紧上医院。 参考资料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International first aid and resuscitation guidelines 2011.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网站[引用日期2014-01-03] 如何徒手抢救呼吸道梗阻的儿童?.百科名医网.2011-01-26[引用日期2014-01-06] 如何对婴儿呼吸道梗阻(气道异物)进行急救? .百科名医网.2011-01-26[引用日期2014-01-06] 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 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