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是最简单的养生法,不过很多人都喝错了,尤其第一条!
人离不开水,喝水也是最简单、好用的养生长寿法!可惜的是,喝水这件事,很多人做错了,养生防病的效果大打折扣! “ 渴了才喝,不渴不喝” 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如果在口渴才去喝水的话,就说明身体已经发出了警告的信号,此时的身体已经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 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喝。 短时间内喝大量水 咕咚咕咚一次喝个饱,这种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 建议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1200毫升的水总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每小时不能超过4杯(约800毫升)。平时没事时也随手喝一点,吃饭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喝点水 早上起来不喝水 不是说早上起来没有口渴的感觉就不喝水,而是在于经过数小时的睡眠,一觉醒来后你的身体需要水的滋润,因为我们在睡觉时,呼吸、排汗这些生理活动都在继续,会消耗水分,晨起喝上一杯温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稀释浓稠的血液,还可以加速肠胃的蠕动,利于排出废物。 用饮料代替水 白开水没味,很多人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来代替水,饮料虽然都含有90%以上的水,但是同时也有水没有的糖类,尤其是碳酸饮料,这些反而会对身体将会造成各种负担,增加疾病风险,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睡前不喝水 睡前不宜喝太多水,但可以稍微抿上两口,尤其是老人。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此外,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帮助人更好的入睡。 自来水一烧开就喝 喝白开水是种好习惯,但是水不能一烧开就喝,因为我们的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会有一定残留。所以正确的烧水方法应该是自来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 记住,要喝干净的水。我们平时常说“干净水”,其实就是安全的,是对身体无害的水。“没有污染,不含致病菌、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这就是对安全水的要求。 最后,水占人体比重70%以上,血液中90%以上都是水,生命的新陈代谢、消化吸收、血液循环、营养输送,每一个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要喝好水、喝对水。 过量饮用冰水 夏天来杯冰水或冰镇饮料,别提有多畅爽了,但却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喝冰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冰水不是不能喝,需要注意温度。通常情况下,10摄氏度~20摄氏度的水比较适合夏季饮用,即能解渴降温,又不会刺激消化道黏膜。 含糖饮料代替水 过量喝含糖饮料易导致肥胖,进而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还不利于牙齿健康。事实上,白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看,白开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 晚上饮用茶水 有些人茶不离口,往往泡上一壶茶从早喝到晚。其实,茶和咖啡等一样,也是一种兴奋性饮料,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如果睡前饮用茶水,会影响睡眠。所以,晚间还是饮温凉的白开水为宜。